模具廠裝配作業(yè)指導書
2018-02-03 10:54??????點擊:
1. 裝配前的準備
熟悉產品,清點工件,領齊輔料及訂購配件。
1)首先熟悉該產品圖形,檢查裝配所有尺寸及有關的技術要求,再結合裝配圖了解結構,對照組裝圖的物料清單熟悉物料在組裝圖上的所在位置,結合工件領齊鏍絲等輔件。
2)對照工件清單上的工件編號清點、清潔工件,對照零件圖檢查零件加工是否完全,如有缺少要做到及時反饋(裝配責任人要把工件清單存放在產品圖一起)。
3)接收輔料領料單后,對照清單24小時內對單領齊輔件。如輔料未到要及時反饋,并且間隔8小時跟蹤反饋一次(一直到清單所有輔料領齊方可停止跟蹤)。
4)所有領出的輔料在與之相配的工件也到達時,要檢查能否使用或是否相符,避免錯訂、誤訂,如有異常及時向工藝師反映。
5)對有彈簧的工件要在配合之前檢查好彈簧孔是否有足夠的壓縮行程。
6)硬模的斜導柱,在組裝前裝配行位一次。
2. 裝配前的工藝順序
(1)冷水進出標志,模架產品編號,試作冷水,試作頂針孔及過孔
1)模板在到達模板存放區(qū)后,8小時內有關裝配責任人應對照產品圖,組裝圖做好冷水進出標記,模架產品編號。
2)清潔每個工件,滑槽,螺釘孔,冷水孔內的雜物,以免裝配中造成損傷。
3)A、B板要在配模前第一時間內完成第一次冷水試作。
4)動模頂針在工件第一次組裝后,及時完成頂針是否滑順及過孔是否暢通。(含扁頂針,司筒針,斜頂及其它特殊頂出裝置)
5)核對頂針板沉頭深度,間隙,定位是否與輔料相符合。
6)核對彈簧孔,撐柱孔及頂針固定板、底板的所有過孔。
(2)A、B板間隙,定位器安裝,核查頂針高度尺寸。
1)對照模芯,模框的高度和相對深度檢查A、B板配合時是否有適當的間隙。
2)A、B板配合前要先安裝好定位器,保證配合精度。
3)動模板安裝后,對照頂針圖核查頂針等高度尺寸。并做出頂針加工單上的項目尺寸。連同頂針加工工藝單一起轉送。
3. 裝配過程
1)裝配時,工件均勻受力,鑼絲對角擰緊,保證工件安裝后的基準水平,以及工件與工件之間的絕對貼合。
2)在活動部位加注潤滑油,保證模具配合過程中順暢。
3)配合碰穿位,插穿位較多的工件時,首次配合時力度適中,以免由于前步工序造成的錯誤損傷模具,而影響模具進度和質量。
4)對模架上不影響裝配和使用的孔位,槽位框邊要修磨倒角。(頂針孔,沉頭孔例外)
5)斜頂在裝配中,字碼編號要統(tǒng)一,從模芯到斜導滑板,頂針板,頂針板滑座同一組要用一個字碼。
6)模具上滑塊,壓塊,鎖緊塊,斜導柱,司筒針及相近的工件要做識別編碼。
7)司筒針頂部較厚時,應在產品允許的情況下保證一定的高度,以防產品表面縮水。
4. 裝配的基準
(1)動定模的裝配基準:
1)檢測動模板、定模板的基準邊是否與圖紙相符合。
2)檢測動模芯、定模芯的大小尺寸。
3)動定模芯裝進模板之后塞規(guī)檢查動定模芯是否與基準邊緊貼。
(2)鑲件的裝配基準:
依圖紙所示,鑲件有余量去除基準的另一邊。
5. 配模紅丹要求
1)面殼膽面要求均勻,此推方紅丹稍微黑一點(即膽面比推方要碰緊一點);喇叭網要求均勻,但不能太緊;小的碰穿孔、插穿位、紅丹均勻即可。
2)后殼:視其走膠情況而定,通常:頂面網齒和后側端子板插頭處碰穿位紅丹要求要比推方緊一點,兩側網齒均勻即可。所有承壓塊厚度應略微比推方高一點(0.03MM∽0.005MM)。
6. 裝配結束
1)裝配結束前填好模具組裝單,及時送交有關負責(修改模具同樣)
2)再次檢查頂針板是否順暢,行位,斜頂是否順暢(修改模具同樣)
3)檢查模具運動部位包括熱流道運動系統(tǒng)(修改模具同樣)
4)按要求在模芯上做產品字碼,型腔區(qū)分碼,(硬模送EDM加工,外單按工藝指示加工)。型腔區(qū)分碼用英文字碼,同產品的模具區(qū)分用數字碼。特殊情況須工藝師認可。
5)檢查配合處是否有毛刺,倒扣,潛伏澆口轉折處要修模圓角。
6)檢查行位壓塊緊固后,行位是否滑順。
7)第一次裝配的模具完成后1小時內應清理完成整套的工件圖,組裝圖,產品圖。圖紙按“A4”紙張大小疊放整齊。定模圖紙作為為一疊,動模圖紙作為為一疊,組裝圖和產品圖作為一疊。改模圖紙以當次修改的所有資料疊放一起。
8)因特情況在試模前無法安裝的工件,經修模組責任人認可后,作適當的處理,應保留的,要用工件盒裝好,放于修模工件存放區(qū),待下次安裝。
7. 作業(yè)過程中規(guī)范
1)裝配模具過程中,工件要用工件盒裝好,并整齊擺放于桌面。
2)工件,圖紙一起按工藝流程傳送并做好交接。
3)作業(yè)過程中保持臺面整潔。即時清理作業(yè)過程中產生的垃圾。
4)作業(yè)完成后,即時清理工作臺及作業(yè)區(qū),并把輔助工具歸還到位。